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关于开展2024年河北地质大学社区实践计划的通知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4-04-03 [来源]: [浏览次数]: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是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共青团参与社会服务的重要空间。为统筹校内外共青团力量,组织大学生走进社会基层,为青年学生搭建青春建功的舞台,探索建立常态化、长效化的共青团实践育人机制,根据上级团组织要求,校团委决定组织开展2024年河北地质大学社区实践计划,通知如下。

一、活动原则

1. 区域共建。学院团委、学生会、团支部、学生社团、青年志愿者协会与街道(乡镇)、社区(村)、“青年之家”、青少年宫等团的基层组织和团属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结对共建,结对关系保持相对稳定。

2. 保持常态。在校期间以学校所在地为主,寒、暑假以居住地为主开展活动。把社区实践计划与“三下乡”、“返家乡”、“调研河北”社会调查活动、志愿服务、自主团日等活动有机结合,实现活动常态化和长效化,提升活动参与面、覆盖面。

3. 项目化实施。以项目组为单位常态化开展工作,根据需求设计活动项目和内容,在服务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济困助学、就业创业、生态环保、文化传承、科技推广、政策宣传等方面力争形成一批具有较高辨识度的实践服务团队和工作项目。

二、活动对象

1. 各学院团委、学生会、团支部、学生社团、青年志愿者协会等与城乡基层团组织、基层政务组织、街道和社区结对。每个学院团委必须与至少1个镇街结对,不少于45%的团支部与社区结对。

2. 学生党员、学生团干、“青马工程”学员带头参与,带动青年学生广泛参与。每名同学参加不少于2次社区实践计划活动。

三、活动内容

1. 参与社区治理。围绕乡村振兴、城市建设、精神文明创建、生态保护等基层城乡社区治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出计献策、开展服务。

2. 开展课后服务。围绕思想引领、兴趣培养、素质拓展等内容,以基层党群服务中心、“青年之家”等为阵地依托,常态化为中小学生提供课后服务。

3. 开展困难群体帮扶。与“小橘灯”助残接力计划、“寸草心”爱老敬老行动等紧密结合,针对留守儿童、残障儿童、孤寡老人弱势群体开展自护教育、心理辅导等。

4. 组织社会调查。结合学生专业背景、研究课题、兴趣爱好和基层需要,访民情、察社情、知国情,有针对地开展社会调查,形成调研成果。

5. 开展文体活动。围绕党的创新理论、政策法律、精神文明创建等内容,以书法、绘画、歌曲、舞蹈、话剧等多种形式,面向基层群众开展公益性文化宣传活动。广泛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6. 促进基层团建。协助街道(乡镇)、社区(村)团组织开展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参与基础团务、活动设计、项目实施等。

四、活动推进与材料报送

1. 各学院团委与至少1个镇街等基层组织结对。

学院团委进行结对联系,确定有结对意向的基层组织,于4月25日前填写《河北地质大学社区实践计划结对摸底情况统计表》(附件1)发送至邮箱hddtwsjb2024@163.com。

各学院团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结对签约,或举行“社区实践活动基地”挂牌仪式,并于6月5日前将结对新闻稿和图片发送至邮箱hddtwsjb2024@163.com。活动所需挂牌将由校团委统一制作。

2. 广泛动员团支部与社区结对并开展活动。

6月15日前,我校不少于45%的团支部与社区建立结对关系,长期开展活动。请各学院团委从6月开始,于每月15日前填写《河北地质大学社区实践计划活动情况汇总表》(附件2)发送到邮箱hddtwsjb2024@163.com。

五、激励措施

该项活动为团委创新工作之一。根据《量化考核指标体系》,校团委将对各学院团委活动组织力度、活动范围、活动效果等因素进行评估,给与“特色与创新”工作大类考评激励;向参与活动学生赋二课堂学分0.2分/次,并对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项目给与进一步表彰。

附件:1.《河北地质大学社区实践计划结对摸底情况统计表》

    2.《河北地质大学社区实践计划活动情况汇总表》


共青团河北地质大学委员会

2024年4月3日